设计统筹思维概述,让你的工作效率成倍提升

2018-02-07  5845 分类:设计资讯

设计统筹思维概述,让你的工作效率成倍提升


交互设计师作为整个产品开发流程中的上下游串联角色,在解决方案的设计、传达、执行中积极主动的进行设计统筹,能极大的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很好的训练并提升自己的设计思维。


设计需求统筹


设计统筹思维概述,让你的工作效率成倍提升.jpg


我们知道,产品需求方案都会规划优先级,这其中一方面体现需求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制定了需求的当下安排和未来规划。


设计师拿到需求方案,首先要做需求分析,这个分析分为两个步骤:需求的合理性分析、需求规划对设计的影响分析。


既然需求有了优先级的划分,匹配到设计方案上自然也就有了扩展性的要求,设计方案的扩展性大体可分为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


深度上需要考量设计关联,注意保持设计的延续性,合理选择设计形式并预留扩展空间。比如对一个列表的设计,当前数据量比较小,无需分页、无需各种排序筛选功能、无需批量操作,但在进行设计时则需要全盘考虑,尽量按全功能布局,以使当下和未来的关系简化成元素的加减关系。


广度上则需要做好模块化的页面布局规划、模块的通用性提炼和个性支持。比如首页各类推荐维度内容的附加;一致而又呈现丰富的各类专题模板等等。


当然,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方面,在很多场景中设计方案的选择实际会复杂得多,往往难以兼顾,这就需要结合迭代周期进行统筹选择了,比如对个人主页的资料展示,从纯文字过渡到图文并茂,会有不同的展示形式和空间要求,如果这个过渡周期很长,那就要适当牺牲扩展性。


总之,设计方案需要能很好的应对需求规划,保持合理的灵活性,尽量符合完善型的渐进设计模式,而避免推倒重来。


用户行为统筹


设计统筹思维概述,让你的工作效率成倍提升1.jpg


用户行为统筹是在每一个流程中规划和引导用户。这就好比围棋博弈,每走一步都要思考对方的反应并规划后续对策。


比如我们设计一套登录流程,当用户反复输入都登录出错的时候,一般的处理是提示「账号密码错误」;进一步的提示是猜测为什么错误,比如是不是开启了键盘的「大写键」,是不是选错了账号;如果还是没解决,那就要引导进行密码找回的的流程了。


再比如我们设计一套注册流程,如果注册需要提供的资料并非用户轻易可获得的,那就需要做好充分的提示,告知用户需要提前准备好,而在设计保障上则要提供好信息的分段保存机制。


以上两个例子归整起来看实际上是在处理用户「当前、之前、之后」的问题,即用户当前要做什么(登录/注册),过去的准备(登录信息有误/注册资料准备不足),接下来该/会怎么做。其中「当前」是确定的,「之前」在我们或强或弱的记忆中,「之后」在我们或明或朦的期待中,都具有不确定性。而用户行为统筹就是要在不确定中寻找并解决可能性。


设计制作统筹


设计统筹思维概述,让你的工作效率成倍提升2.jpg


设计制作涉及的是交互文档的输出,我想对大部分交互设计师来说,这一部分花费的时间是最长的,自然也是最有可能通过统筹改善效率的。交互文档是做什么的?大多数时候交互文档是线框图的低成本可视形式,用于方案的沟通、评估和开发的。既然是低成本和讨论用的,那就需要能快速完成、灵活高效的修改。


相信不少交互设计师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这2个地方有什么区别吗?这个可以共用的吗?可能很多时候你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


还有很多时候,某个元素需要调整,而这个元素遍及n个页面,比如全局导航调整入口顺序、增加入口等。这两类问题实际上是对交互设计师结构化思维的要求,毕竟常常专注于用户思维,在这一点上是缺乏组织的平铺直叙型思维。


有一个简单的原则可以用来训练结构化思维:制作文稿的时候,凡是有共同元素且会被频繁用到内容都组织成同一母版(交互工具Axure里有个「master」功能正好可以满足),这样随着设计制作的深入,很多不同页面的内容就成为这些组织起来的构件的组合了,而且复合组件、模式、通用模块直接顺理成章的产生,于是,面对修改或发问,你都可以自信应对。


设计制作的另一方面是对产品逻辑的处理,对产品的逻辑处理是基础也是重点。交互设计师的作用之一就是处理好各种逻辑,让技术工程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实现,而不是发现逻辑漏洞上。


执行质量统筹


设计统筹思维概述,让你的工作效率成倍提升3.jpg


交互设计师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处理「关系」:对外是用户关系,对内为团队关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的普及,项目团队中各职能角色都已对用户体验有了足够重视,开发工程师常常会从用户角度以「局外人」视角提供设计方案的优化,测试工程师也常在用例梳理过程中提供体验细节处理上的设计疏漏,设计师在进行方案讲解时也要多进行设计思想的传递。


面对疑问,多一层「为什么?」,再多一层「为什么?」的进行疏导解答,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一点一滴地逐步建立专业和值得赖的合作关系,促进团队的共同成长。这样久而久之,项目团队中对体验质量的管控将不再以设计师为唯一,而成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自发要求。所以,对主流程的设计实现通常都不会产生问题,多数问题会集中在一些「边角料」的细节处理上。于是,走查的重点便具有了选择性:


让统筹思维成为习惯


设计统筹思维概述,让你的工作效率成倍提升4.jpg


我们之所以要统筹一件事,无非是为了缩短时间,所以需要有个外部触发或主动意愿,比如需求总是变更、人员紧缺任务紧急。而既然和时间有关,那进行统筹就以此为线索进行:


抽取事件:具体事务的实施或抽象对象本身,如某个组件、设计模式。

将事件拆解成一个个任务或元素。

将这些任务或元素进行归整(时间、逻辑先后、关联程度、资源配给),设定并行任务事件、串行任务事件。

执行或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统筹思维需要在提升效率的意愿下不断主动实践,强化训练,形成习惯。在习惯的指引下,面对类似场景,我们将可以一面关注其它事情,一面在几乎无意识的情况下完成当前任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