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浅谈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史:工业设计的以前.现在.未来

2017-07-05  6008 分类:设计资讯

古人云:百年大业,教育为本。工业设计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好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工业设计发展良好的根本。

下面是设计师吴琼对我国工业设计专业特色教学的发展历程的概述和一些心得。

60年代中央工艺和无锡轻工的类似工业设计教育充其量只是尝试性的工作,就是传统工艺设计向现代工业设计转变的自然而然的探索过程。计划经济背景下也没做出什么,但是出现了一批重要人物:张福昌教授、柳冠中教授、王明旨教授等,这是成就。

改革开放以后,有理工科和轻工艺术两类工业设计教育模式。

轻工艺术类工业设计教育模式延续了莫里斯的困惑,追随包豪斯大师们的工业设计教学理想。

因历史原因,这些大师主营建筑或艺术,偶尔兼营工业设计。这一度成为轻工艺术类工业设计教育抵制机械工程学科内容的借口。

那么还有一大块,理工科工业设计教育模式,对现代工业技术充满激情,主要依附机械工程学科相关专业教学模式,培养大批量机械化生产的产品开发复合型人才。

结果,在上世纪末我国出现以驻厂设计师培养为主、自由设计师为辅的较为合理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格局。

80年代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和世界基本同步,对工业设计的概念定位在产品造型设计上。

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全面进入后工业时代。同期,我国工业发展就复杂了。

由于国土太大,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一路下来,什么样的加工手段都有,什么观念体系都有,什么都不太发达。

这个时候,我们的工业设计教育一味地向西方看,跑的太快,脱离了中国的工业现实,导致了工业设计教育与中国人才市场的脱节。

当然,根源还在国家工业设计专业教指委的标准有问题。第一批专家组还努力地探索合理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标准。

第二批专家组干脆套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标准。按照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要求,核心是设计方案的展现,辅以2000-3000字的小论文就可以了。

如今,轻工艺术类工业设计教育模式几乎一统天下。我大惑不解,23位专家都这么认为?我又愤青了,必须克制我也无比崇敬包豪斯教学理想,但更关注中国的工业现实,坚持认为工业设计专业核心工作是产品系统设计。我仍在延续高敏教授的专业办学理念,并逐步完善,越来越饱满。

我们毕业设计的要求和他们完全不同,是产品概念设计和产品造型设计的综合体。产品概念设计包括市场调研、人机调研、技术调研、文化调研、造型调研、法律法规和最终的产品定位。产品造型设计包括产品方案构思、产品结构设计、产品色彩与标识设计、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设计,以及人机工程、价值工程评价等过程。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很高,是我“固执己见”的根本原因。

做任何事情,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工业设计课堂教育需要想尽办法吸引学生,尽量多传授些知识。要像演员一样,借助各种道具,如多媒体、黑板、肢体语言、声音等,演绎课程内容。

猜你喜欢